文隱世界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

向下

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 Empty 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

發表 由 柳絮飛 2013-04-20, 05:41

有謂孟昶的「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」乃楹聯之濫觴,這說法可能出自紀曉嵐(註1)。

然而孟昶(919年 - 965年)乃後五代蜀主,比駢文流行的南北朝(420年—589年 )遲了五百年,故楹聯濫觴之說似難令人信服。

此聯字眼及其作者之考證莫衷一是,有謂原句實為「天垂餘慶,地接長春」,出自其子孟喆(註2);或為孟昶自撰「天降餘慶,聖祚長春」(註3);亦有指此聯確是「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」,乃孟昶或學士辛寅遜所撰(註4)(註5)。



柳絮飛 在 2013-05-01, 17:22 作了第 2 次修改

_________________
蛾投烈焰餘殘燼,絮落奔湍化碎萍。
柳絮飛
柳絮飛

文章數 : 1425

回頂端 向下

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 Empty 回復: 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

發表 由 柳絮飛 2013-04-20, 05:42

有趣的是千多年來,這副對聯流傳著一語成讖亡國預言的故事。宋黃休復撰《茅亭客話》十卷,雜錄後蜀軼事,其中<蜀先兆>一章雲:「聖朝乾德二年,歲在甲子,興師伐蜀。明年春,蜀主出降。二月,除兵部侍郎參知政事呂公餘慶知軍府事,以偽皇太子策勲府為理所。先是,蜀主每歳除日,諸宮門各給桃符一對,俾題元亨利正四字。時偽太子善書劄,選本宮策勳府桃符親自題曰天垂餘慶、地接長春八字,以為詞翰之美也。至是,呂公名餘慶,太祖皇帝誕聖節號長春,天垂地接,先兆皎然。國之興替,固前定矣。」

上文大意是孟昶之子(孟喆)題春聯「天垂餘慶,地接長春」,翌年宋軍破蜀,蜀亡。宋太祖委任兵部侍郎呂餘慶當後蜀區長官,後來又稱自己生日(聖節)為「長春節」。原來孟喆的千古名聯早已預兆蜀亡宋興呢!

類似文章亦載於《楊文公談苑》。

《茅亭客話》成卷於宋滅後蜀不久,內文貶稱後蜀為偽蜀,又把後蜀寫成充滿妖魔鬼怪和壞人之地,似有穿鑿附會以揚宋貶蜀之嫌。不過,這故事倒「鑿」得似模似樣啊!


柳絮飛 在 2013-05-01, 17:28 作了第 7 次修改

_________________
蛾投烈焰餘殘燼,絮落奔湍化碎萍。
柳絮飛
柳絮飛

文章數 : 1425

回頂端 向下

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 Empty 回復: 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

發表 由 柳絮飛 2013-04-20, 05:52

不管「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」(或「天垂餘慶,地接長春」)作者屬誰字眼為何,究竟春聯或楹聯是否發軔於此?疑問仍未解答。但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問題 – 究竟此聯是否對聯、春聯或楹聯的濫觴? 學者譚步雲曾就對聯源考作一番考證(註6),以下列其重點。

(1) 對聯
定義和特質: 可以游離於詩詞歌賦之外的對偶句
源考: 肇始於戰國、完善於漢魏的對偶句的遞嬗。商代甲骨文中的「對貞卜辭」體現了古人對於對稱和平衡美的追求,延至春秋戰國,這逐漸演變成語言的形式──對偶句,例子很多。有學者考證,《楚辭》中有多種對仗形式。另外,起源於漢魏、成熟於南北朝的駢體文,以講究對仗為特色。

(2) 楹聯
定義和特質: 源於古題銘,是對偶的題銘
源考: 古人喜把吉語、警句題寫或鐫刻於房舍內外、甚至日用器皿(例如杓子、鞋子、佩玉)上,以祈求吉祥及自我警醒。《大戴禮記》記述:「王聞書之言,惕若恐懼,退而為戒書,於席之四端為銘焉,……於戶為銘焉,於牖為銘焉……」。
《太公金匱》(約成書於戰國)上有一辭具備楹聯特質。辭曰:「出畏之,入懼之。」此辭題為「書戶」,明顯它是寫(刻)在門戶上的。若追求對仗工整、聲律協調,則推晉王羲之(303-361年)所作「文章移造化,忠孝作良圖。」為首聯。

(3) 春聯
定義和特質: 元日懸貼的楹聯,與「桃符」無關
源考: 孟昶所撰可稱第一。





_________________
蛾投烈焰餘殘燼,絮落奔湍化碎萍。
柳絮飛
柳絮飛

文章數 : 1425

回頂端 向下

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 Empty 回復: 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

發表 由 柳絮飛 2013-04-20, 05:57

簡言之,縱合譚步雲的考證及其他資料﹕
(a) 「餘慶、長春」聯肯定不是首副對聯。
(b) 若不論平仄,最早的楹聯(銘或寫於門戶) 似為《太公金匱》(約成書於戰國)上之一辭﹕出畏之,入懼之。
(c) 「餘慶、長春」聯似是最早於元日懸貼、含迎春吉語的楹聯。

註:
(1) 梁章鉅《楹聯叢話》卷一云:「嘗聞紀文達師言:楹聯始於桃符,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。」
(2) 《古今詩話》云:「昶子善書禮,因取本宮冊府書雲:『天垂餘慶,地接長春』一聯,文學於茲萌芽。」
(3) 《洛中記異錄》云:「孟蜀於宮城近側,置一策勳府,時昶之子喆居之。昶以歲末自書桃符云:『天降餘慶,聖祚長春。』喆拜受,置於寢門之左右。」
(4) 《談苑》云:「辛寅遜仕偽蜀孟昶,為學士。王師將致討之前歲歲除,昶令學士作詩兩句,寫桃符上。寅遜題曰:『新年納餘慶,佳節號長春』。」
(5) 《宋史•蜀世家》云:「孟昶每歲除,命學士為詞,題桃符,置寢門左右。末年,辛寅遜撰詞,昶以其非工,自命筆云:『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』。」
(6) 譚步雲:《對聯考源》,《中山大學學報》1994年3期。

_________________
蛾投烈焰餘殘燼,絮落奔湍化碎萍。
柳絮飛
柳絮飛

文章數 : 1425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